首页  »  初中语文  »  初二语文优质课展示 《老王》_赵维微
视频密码:344973
《老王》教案
【教学目标】
1、知识和技能:⑴理解课文内容,把握人物形象,体会作者感情。
 ⑵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感悟的能力。
2、过程和方法:⑴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,从人物描写方法入手,圈点批注理解人物的形象。
⑵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理解“愧怍”的深层内涵,领会本文的人物形象和主题。
3、情感态度价值观:⑴体会深沉的感情,领悟深刻的思想。
 ⑵引导学生学会尊重、关心不幸的人。
【教学重难点】
1、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和关爱的思想感情,激发爱心。
2、全面深刻地领悟本文深刻地思想内涵。
【教具学具准备】1、制作PPT一个
2、课前印发相关资料:⑴杨绛和钱钟书的简介;⑵五七干校简介;⑶“文化大革命” 简介
【教学过程】
    一、导入:用幻灯片出示几张底层百姓生活的图片并略作介绍
图(一)中的小女孩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在背砖赚钱;图(二)(三)是一群农村孩子,他们为“与城里的孩子比明天”而在恶劣的环境中努力地学习着;图(四)(五)中的煤矿工人和三轮车夫都在辛苦地干活,也许是为了供孩子读书,也许是为了赡养家中的老人……出身不能选择,穷困不一定可以避免;但是高贵低下不是依照金钱或权势来划分的,而是人心!这世界有很多人,虽然没有如山的财富,没有高贵的地位,却有着金子般的心。今天这节课,让我们一起去接触这样的一个人——老王。(出示课题)
(反思:用幻灯片出示几张底层百姓生活的图片并略作介绍,先从视觉上抓住学生的注意力,再利用介绍唤起学生对普通人的关注)
二、初读课文,走近老王。
师:自由朗读课文,谈谈你眼中的老王。
(学生纷纷说出“不幸”“凄凉”“可怜”“悲苦”“善良”等词语,请几个学生用简洁的话概括老王的特点)
教师补充并小结老王的特点,板书:苦、善
三、再读课文,体悟老王。
1、师:请同学们再读课文,用跳读的方式梳理老王的基本情况。看看文章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老王的苦与善。希望同学们提取文章信息的同时,能做出相应的思考。可以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。
2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活动。
3、课堂展示(学生自由发言,引导学生不脱离文本)
(反思:在阅读教学中,教师决不可包办代替,而要让学生作为阅读主体,自主合作,积极地、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,让学生相互讨论,主动质疑,以学定教,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,完成对文章内容的个性化理解。)
三、精彩语段品读,深入理解老王
1、师:尽管在我们的眼中老王是那样的不幸,可他不怨天不尤人,真诚的面对生活。文章中一定有许多地方打动你,最让你感动的哪一件事?
生:老王临死还要送鸡蛋香油还人情这一情节。
师:老师有两方面的提示:⑴、请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。你可以默读,小声读,放声读,或者小组的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。⑵、读时还要不断思考,要动口,动脑还有动手,用圈点批注法来记录你思想的火花。
指导:品读的方向:人物的描写的角度;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的使用;修辞手法;在读的过程中碰到了问题,也可以提出来先大家一起探讨。
(反思:本案例突出了学生的朗读,在反复的朗读中把握语文最本质的方面。圈点批注法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,本节课除了知识能力的掌握与培养,还注重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。)
2.以生――生、生――师合作的形式相互质疑探究(附:这一部分突出对语言的品读)
四、比较阅读,走近作者,体察作者的“愧怍”。
1、师:善良老实的具有金子般心灵的老王就这么走了,在他生前经常关注他的杨绛有什么样的感受?文中有一处是在不经意的流露出作者的感情,是——
生齐答: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
师:这句话的关键词是什么?同学们齐读最后一段,思考我愧怍的是什么?
生:是对老王关心的不够,老王来送鸡蛋也没让他喝口水。
师:我们只要有爱心、同情心、善心就够了吗?如果你在街上碰到一个乞丐,当你一分钱都没有带,身无分文的时候怎么办呢?
学生沉默。
2、深情朗读《乞丐》。怎么理解“我也从我的兄弟那儿得到了施舍。”,我给了乞丐什么?
生:理解、平等
师:当我们身无分文的时候,我们还有尊重、平等、诚恳、理解。我们物质上可以匮乏,但精神决不可以一无所有。更何况当我们尊重平等地对待身边的人时,我们也收获了尊重与理解,这是“双赢”,我们何乐而不为呢?
3、师:你再来谈谈我的“愧怍”。
生:跟老王相比,作者觉得自己是幸运的:老王生活在社会最底层,而自己除了“文革”期间,一直是颇受人尊敬的知识分子;老王疾病缠身,悲惨死去,而自己仍健康的活着;老王生活凄凉艰难,而自己尚能温饱。作者回想起来,当时对老王的关爱还不够,所以感到“愧怍”。
师:作者的这种“愧怍”也是渐渐明白的,是由对老王的同情宽容上升为新的敬意。是呀,我愧怍的是我没有真正地尊重老王,没有真正理解老王高贵的精神品质。由此可以看出杨绛还是一个敢于自我批判的人。
五、学习反思
师:其实,在生活中像老王这样的人还有许许多多,他们的声音让我们感动流泪,记录他们生活的照片会让我们隐隐作痛。如果说愧怍,愧怍的仅仅是作者吗?
师:(点击背景音乐《爱的奉献》,再次展示底层百姓生活的图片并略作介绍)在社会生活中,你认为应如何对待自己周围的”老王”?
(反思:通过这一步骤,既是对本节课的总结,也升华学生情感,优化其情感想像。)
六、作业布置:
1、试以老王为第一人称,改写老王给“我”送香油、鸡蛋这一部分。
指导:
(1)注意描写老王的心理活动。
(2)在领会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像。
2、推荐阅读:新凤霞《傻二哥》、屠格列夫《乞丐》
(反思:读写一体,阅读与写作是分不开的,通过阅读可以应用于写作,是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很好训练。
【教学反思】
1、个性的理解:课文思想内容理解的个性化
在设计第一稿时,我以为只要把老王这个人物读透,读深即可。殊不知课堂上,问学生如果你看到了那些不幸的人会怎么做?学生都说会关心这些人,会给他更多的关爱,但既而当我问拿些钱、物之类的东西给乞丐,你觉得是关爱了吗?学生无语。学生只是意识到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的不幸的人,而没有意识到关爱他人需要有一颗善良的心,需要有一种内在的平等观念和责任感。所以在第二稿时我加入了屠格涅夫的《乞丐》,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关爱别人的前提是尊重。在阅读文本时感受到作者行动上的善良,既而感受在她的意念上更有着强烈的愿望,希望老王的生活能好起来。所以最后决定在“善”与“愧怍”上立足。
2、有效的品读,课文语言品得实在
品语言,要让学生在品中体会作者不用那个词而偏要用这个词的原因与情感。如果这样去考虑品味语言的教学设计,那肯定能让学生在语言的品味中品出味道。
总之,在教学设计中无论以文本内容为切入,还是以文本语言的推敲为切入,均要牢牢地把握内容与形式如漆似胶,互为依存的这条线。只有在关注文本的同时,关注内容,关注语言,教出自己的个性,不忘给学生上实实在在的语文课,这样,任何的教学设计都是一个好设计。加载中